这封感谢信表扬30名学生,其中三分之一都与他有关…
“我的青春是红色的,从红十字上采撷,在红旗下增光。用心浇灌培育、用爱立德树人。我的青春和我的学生们同在。”
——奚哲
”
我叫奚哲,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的一名80后辅导员。我们学院还有个名字,大家一定听说过—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。没错,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,同济医院是武汉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。我是医学院的老师,也是医院的职工。
奚哲(左三)和学生们
我的学生们的专业都和临床医学有关,1月上旬,这些本科毕业年级的同学们正在同济医院实习。得知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的病人后,我一边安抚学生,叮嘱他们做好防护,一边联系负责临床实习的老师。很快,学校调整了实习计划,把在高风险科室实习的同学们安排到了低风险科室。1月17号,同学们正式放假,陆续离校,我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了些。
原来,这只是开始。1月下旬,武汉的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紧张,身边一起踢球的同事、好友、曾经的学生陆续进驻发热病房,医院开始发物资求助的信息……病人多、物资缺,身边的好多人都来问我,到底捐赠什么样的物资才符合防疫标准?物流信息又该怎么填?我赶紧联系医院在一线的同事们,帮忙两头儿牵线,谁捐的物资卡在哪一步了,我第一时间去沟通;物资到了快递点来不及派送,我就自己开车取了再送。
疫情初期,源源不断的物资捐赠信息
医务值班,做一颗一线工作中的螺丝钉
疫情初期物资紧缺的问题逐步缓解后,我又自愿报名了我们医院医务处的值班员。简单说,这个岗位的主要任务是疫情相关数据的搜集和上传。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有多少,哪些是首诊,哪些是疑似病例,多少留观、多少入院;各院区医护人员有没有感染,医疗队的值班在岗人数等等。
这些基础数据是否完善,直接关系到国家对外公布的总体数据是否准确。我每天要联系不同科室的十几位负责人,为了随时提醒自己不能遗漏任何环节,我把他们的微信全部置顶,计算和处理每个数据,我都反复检查核对。
在医务处值班期间,奚哲写给同学们的抗疫寄语
我不是医生,不能在一线冲锋陷阵,在疫情最紧迫的40多天里,这份工作让我觉得自己和临床的同事们奋战在一起,这颗螺丝钉,我做得很有成就感。
爸妈抗疫几个月
五岁的儿子学会独自在家
同时,我还是“同济应急车队”的一员。当时,有志愿者自发成立车队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,我也报了名。
同济应急车队志愿者在微信群中为医护人员接龙唱响《真心英雄》
这首《真心英雄》,是我加入车队那天,队里的志愿者在微信群里接龙唱给医护人员的。接送他们近两个月,有细心的护士悄悄把车费粘在矿泉水瓶后面,也有医生发来怎么也退不回去的微信红包……这些逆行的白衣天使们都是“真心英雄”!
被藏在矿泉水瓶后面的车费和暖心的医护人员们
我的妻子也在医院工作,这几个月,我们俩都很忙,五岁多的儿子有时候会独自在家,能感觉到孩子在飞速长大。
儿子:“爸爸妈妈去打败新冠病毒,我一个人待在家,不能玩儿危险的东西,不能到窗口去玩儿。打败了病毒,我们可以出去玩儿,还可以上幼儿园!”
“我和我的学生,我们都是志愿者”
我把“抗疫日记”记在朋友圈里,主要是想和我的学生分享交流抗击疫情的见闻和感受。
交流中得知,我的很多学生们就地在家乡做志愿者,有的做社区服务,有的利用专业知识,帮助翻译和撰写与新冠肺炎有关的科普推文。前段时间,学院接到湖北省慈善总会的求助,招募协助处理海外捐赠物资通关资料的志愿者。我在微信群发了消息,几十秒钟就有二三十个同学报名,小龚就是其中一个。
学生龚泽彬:“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午夜,突然收到一位澳洲华人同胞的紧急求助,她女儿回国带着想捐赠的防疫物资,人和货物都滞留机场。我一边查阅工作流程,一边想办法,经过多次尝试,终于通过北京总关联系到武汉海关,将近深夜三点,得到机场海关方面确认放行的消息。”
发出报名通知后,同学们积极响应
出色完成工作后,湖北省慈善总会给其中的30名志愿者发了表扬信,三分之一都是我的学生。
湖北省慈善总会发来的感谢信
没有毕业礼的毕业季
更加明白学医更要学会呵护病人
学生朱萌帝:“以前我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在外交的时候才会谈到,现在明白全人类真的是一个整体,在疫情面前,合作共赢才是长久安康的保障。”
学生喻南州:“以往我是在学如何去处理一个个‘病症’,现在我明白做医生应该去呵护一个个家庭,关怀每一个个人。”
在暂时还不能开学的日子里,我和同学们保持着密切的沟通。医学院的学生和别的专业有差异,同学们不用论文答辩,最近都忙着在家里准备即将到来的远程毕业考核。他们要应对一系列的毕业在线考试,同时也在为硕士研究生线上复试做准备。我在安静的校园里,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远程毕业资格审核工作也在有序推进。同学们,毕业照、毕业证,这些有仪式感的事情,老师也会给你们做好,期待和你们在校园里重聚。
在线处理毕业季的各项工作
我之前也担心过,这次疫情会不会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。通过每个月的线上组织生活会,和同学们一对一的网络交流,我最大的感受是,这次疫情带给大家的生命教育,让很多学生更坚定了“当个好医生”的信念。
学生汪雪薇:“疫情让我充分意识到了医务工作者身上的重量,‘健康所系,生命相托’,这不仅是一句誓言,国家所需,义不容辞,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。”
同济医学院校园里,刻有“中国外科之父”裘法祖院士手迹的石碑:“做人要知足,做事要知不足,做学问要不知足”,与同学们共勉。
五月的校园,尽管没有往年毕业季的热闹,但这繁花似锦、绿荫如海的季节,依然孕育着希望。这个月,我们的线上招生咨询也在陆续开展,想要学医的高三同学们,希望新学期与你相逢。
青春告白
祖国是托起生命希望的有力手掌
祖国是危急时刻的千里驰援,斗志昂扬
祖国是防护服上的地名连成的长城
筑起爱的力量
我愿为你埋下真挚的种子
栽培茁壮的幼苗
待他们长成参天大树,结出满枝硕果
守护你永远富强,安康!
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线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决战脱贫攻坚的战场,新时代中国青年用行动证明,他们堪当大任,可以托付。
5月4日起,中国之声联合教育部,推出“五·四”青年节特别策划《青春告白祖国》。今天推出《传递医者使命 点亮青春梦想》。
总监制:高岩
审稿:樊新征、刘黎
记者:赵初楠
策划:章成霞
制作:刘逸飞
新媒体:高丹丹
鸣谢:教育部、华中科技大学
往期回顾: